是历代御膳房传下来的秘方,其中有一道\'玉露清心膳\',既能养身,又能提神醒脑。最重要的是......"他压低声音,"可解百毒。"
华安接过食盒,只觉沉甸甸的。打开一看,里面是一摞泛黄的纸张,每张上面都密密麻麻写满了各种配方。
"这些都是?"
"都是御膳房的不传之秘,"老孙神色凝重,"从唐朝开始就在御膳房流传。平日里都是代代单传,从不示人。但现在......"他苦笑一声,"怕是要断了传承了。"
华安翻看着这些秘方,忽然在其中一页看到了熟悉的字迹:"这是...陛下的笔迹?"
"不错,"老孙点头,"这些年陛下也在研究养生之道,时常会在秘方上添加自己的心得。特别是这道玉露清心膳,就是他亲自改良的。"
华安仔细阅读起来。只见纸上除了详细的配方外,还有李煜加注的小字:
"天下至味,不在珍馐,而在平淡。此膳以养生为主,贵在清淡,方能安神静气。然世事难料,特加解毒之料,以防不测......"
看到这里,华安不由得想起前些日子李煜说过的话:"这天下,原本就是你方唱罢我登场。"原来他早就预料到今日的局面。
回到自己的案台前,华安开始准备玉露清心膳。这道膳食的制作极为讲究,需要十八道工序,每一步都不容半点差错。
首先是主料的选择。秘方上特别注明要用建康城南的明珠米,这种米粒细长,带着淡淡的莲香。华安记得李煜曾说过,这味道让他想起小时候在后湖划船时的情景。
"华大人,"一个熟悉的声音突然响起,"在准备什么特别的膳食吗?"
华安回头,只见御膳房的副总管赵庆正笑眯眯地看着他。这个人虽然官职不高,但因为攀上了宋朝的关系,近来在宫中颇有势力。
"只是些寻常的养生膳食,"华安淡淡地说,"赵大人有事?"
"听说是给大周后准备的?"赵庆凑近一步,"不知用了什么特别的药材?"
华安手上的动作顿了一下。老孙刚才提醒过他,宫中有人暗中投靠宋朝,而赵庆就是其中之一。
"都是些常见的养生之物,"华安不动声色地说,"人参、茯苓、莲子,赵大人要看方子吗?"
"那倒不必,"赵庆笑得意味深长,"只是提醒华大人一句,现在这个时候,最重要的是明白事理。有些人,怕是不该再惦记着这个宫了。"<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2页 / 共4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