要的是,要让百姓知道,百姓的声音是被咱们重视的,百姓对自己生活的地方是有发言权的。”
\n
\n
“而且,通过这样的会议,咱们也可以更好地了解百姓的需求和痛点,从而作为施政依据,归档,追责,之后也省事一些。”姜齐继续说道,“我们梁山一直以来,说的是为百姓做主,为百姓谋福,只有让百姓参与到治理中来,让百姓自己为自己做主,我们才能真正做到这一点。”
\n
\n
众人听了姜齐的话,纷纷点头,只是李助看了一眼孔厚,见他依旧没有说话的想法,只能开口。
\n
\n
“可是,郎君,百姓目光短浅,只能看到眼前啊!”李助微微皱眉,脸上满是忧虑,眼中流露出对姜齐这一决策的担忧,他向前跨出一步,急切地说道。
\n
\n
姜齐笑着看向李助,眼神中带着温和与笃定,缓缓摇头道:“百姓,能看到的也就是衣食住行四个字,让他们能有穿的,吃的,便是好官,能穿暖,能吃饱,便是青天,百姓,需要的不是那么长远的眼光,要的是能把他们看到的问题,解决掉的工具人!”
\n
\n
他的声音不疾不徐,但每一个字都直击人心。
\n
\n
“工具人?”孔厚微微歪着头,重复着这个词,眼中满是不解。在他的认知里,寒窗苦读来做官,为官者应该有着更高的追求和抱负,而不是仅仅成为解决百姓眼前问题的“工具”。
\n
\n
“对,咱们梁山的地方官,之后就是给老百姓解决问题的工具人!”姜齐重重地点了点头,“自己距离百姓远,看不到百姓的困难,好,咱把百姓请出来,让他们自己说,说了你总能解决吧,再解决不了,那就是自己无能!就是个昏官!”
\n
\n
“可是郎君,”李助还是有些担忧,他紧皱着眉头,继续说道,“如果只是被动地去解决百姓提出的问题,而不能主动地去规划和发展,长远发展怎么办?”
\n
\n&nb