城,三老率而归焉,邓氏始蕃。前儒注曰:‘梁与其女弟谋,得计。”
“太傅说这个注释不可信,因为原文从未说献策者是定梁的妹妹,可《先邓书》在前文里提到定梁之妹,赞她‘有贤才’。若按太傅所说,本不该把她写进地理志中;且史书和前儒一致认为定梁是纳谏于他人,那么献策者是谁为何不曾记载?”
“而且《人物传》中也说定梁少失双亲,独与女弟相伴,二人飘落至定城,逢民乱,梁遂揭竿。岂不是也佐证了注释的说法是有可能的?这一节分明是写我朝先族发源之事,事关重大,为何太傅不允我深究?”
皇后不答反问:“那安国可知,定梁的妹妹叫什么名字?”
安国迟疑着仔细回忆:“太史公未写。”
“是啊,但杂史里记了个故事,‘鸢尾献策于兄’,安国可曾读到?”皇后坐在女儿身边,将刚刚的故事换了种方式叙述。这种涉及一族一姓源流的大事,其实逃不开那么几种英雄的故事,无非是那个被后世称作“定梁”的邓人义杀无道城主并自立,后来成了一方豪杰,并渐渐发展成现在的邓人起源的传说之一了。
而其中最为稗官所津津乐道的,自然是当初的定梁之妹,那个传说中为夺得定城贡献奇谋的奇女子“鸢尾”了。
“定梁成就大业后十分宠信这个妹妹,甚至将其封为国主,只是《先邓书》撰写时以敕封女子不合礼教为由弃之不记罢了。而鸢尾……这并不是她的名字。据闻那位国主终身未婚,去后墓前有鸢尾常开不败,史官故名之(注)。”
皇后看着女儿的脸,忍不住将这个向来早慧的孩子轻轻拥在怀中,“定梁之妹曾被封为国主,亦为正史所不容,甚至不曾留下名姓。等母后百年,倒是能在史书里留一笔‘皇后周氏’,这已经是他们眼中天大的恩德了,是鸢尾之后,数百年、无数人努力的成果。”
安国仰头去看自己的母亲,那张脸上神色温柔,面容却模糊,她似懂非懂:“母后有名字。”父皇常挂在嘴边的,她偷偷听到过。
“是啊,”皇后笑了笑,“我们安国也有名字,安邦安国,这是你父皇对你们兄妹的期望。”
“这是个很好的名字,安国要记得,尤其是记住自己的名字。”她站起来,牵着女儿的手,似乎不想再说下去了,“不过,现在是午歇的时辰,小安国该去睡觉了,好么?”
于是这一觉就睡了许久,像是过了半生。虽醒还似梦中。
眼前是熟悉的素纱床帐雕花木围,梦境与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2页 / 共6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