。这些将领都很有本事,卢植学问好,打仗也厉害;皇甫嵩足智多谋;朱儁作战勇敢。他们带着官军,准备和黄巾军大干一场。
军事策略与作战行动:官军采取了集中兵力、各个击破的办法。他们先盯着黄巾军的主力部队打,把张角他们的冀州黄巾军作为重点围剿对象。皇甫嵩就很会用火攻,在和黄巾军的战斗中,他多次用火把黄巾军的营地烧了,打得黄巾军措手不及。朱儁在南阳和黄巾军打了很久,他不断地调整战术,最后终于打败了黄巾军。官军靠着自己的军事优势,和黄巾军展开了一场又一场激烈的战斗。
(二)政治措施
赦免党人:东汉朝廷内部一直有党锢之祸,很多有才能的人被禁锢,不能参与政治。现在黄巾军闹得这么厉害,朝廷也知道自己内部得团结。于是就宣布赦免党人,让他们能重新出来做事。这些党人很多都对朝廷忠心耿耿,他们回来后,给朝廷出了不少主意,帮着朝廷对付黄巾军。
地方权力下放:为了让地方能更好地抵抗黄巾军,朝廷把权力下放到地方官员和豪强地主手里。允许他们自己招兵买马,组织武装力量。这样一来,地方上的防御力量是增强了,可也带来了新问题。那些豪强地主有了自己的军队,势力越来越大,后来就不太听朝廷的话了,为以后的军阀割据埋下了隐患。
五、黄巾起义的失败
(一)黄巾军内部的问题
组织协调不足:虽然黄巾军一开始发展得很快,但是随着队伍越来越大,问题就来了。各个地方的黄巾军之间缺乏统一的指挥,都是自己打自己的。遇到官军围剿的时候,很难互相支援。比如这边的黄巾军被官军包围了,其他地方的黄巾军可能都不知道,没办法去救他们,这样就很容易被官军一个一个地打败。
战略决策失误:黄巾军在一些关键的战略决策上犯了错。攻打洛阳这样重要的城市时,他们没有好好准备,也没有制定合理的战略。洛阳城防守很严,黄巾军没有足够的兵力和武器,攻打了很久都没打下来,还损失了很多人。而且,黄巾军在取得一些胜利后,就有点骄傲自满,没有继续扩大战果,给了官军重新集结力量的机会。
(二)外部压力与镇压
官军的残酷镇压:官军在镇压黄巾军的时候,手段特别残忍。他们不管是起义军还是普通百姓,见人就杀。攻下黄巾军占领的城池后,就大肆屠杀,抢夺财物。这种残酷的做法,虽然让黄巾军损失惨重,但是也让更多的百姓对朝廷失望,社会矛盾变得更尖锐了。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4页 / 共6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