内的中年男人问道:“请问,是杨教授吗?”
杨希仁见到是一个陌生的学生,愣了一下后立即站了起来,“是刘红民吧?”
“是我,杨教授,你好。”两人握了握手,杨希仁请刘红民坐下。
“老陶和我说的时候,我还很意外,北大的高材生怎么会向我请教问题?”
刘红民拿出《洗冤录》,“闻道有先后,术业有专攻。在法医这方面,您是权威人物。”
杨希仁瞄了一眼,心中暗暗吃惊,“红民同学,你这是想要研究《洗冤录》?说实话,这本书我们学校根本不学,甚至我们学校的图书馆里都没有。所以,能不能帮上忙的话,我还真不敢保证。”
刘红民笑着说道:“没关系。杨教授,我会将这里面的内容翻译成现代话,您只需要用您丰富的法医知识帮我理解就可以了。”
“这个简单!”
杨希仁暗自松了一口气,只是法医知识的话,他是没问题的。
“那我们开始吧!”
刘红民翻开《洗冤录》,这本书他已经看了一遍。有些是可以理解的,但是有些却不是很理解,他将这些不理解的地方记录在了本子上。对照着《洗冤录》上下文,向杨希仁请教。
“杨教授,尸体停放多日,头部脸部胀大,皮肤毛发脱落,嘴唇外张,两眼突出,蛆虫啃咬……”
“古代没有冷冻柜,如果不是重要的尸体不会使用珍贵的冰块保存。尸体放在停尸房里面,几天就会腐烂……”
刘红民将杨希仁的讲解记录在本子上。
这一讲就是一下午,杨希仁讲的口水都干了,刘红民依然没有停下来的意思。